(相关资料图)
全国各地近期地质灾害风险形势如何研判?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,防范地质灾害如何做到有效预警避险?来听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副司长沈伟志的分析。
应急管理部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司副司长 沈伟志:每年的七、八、九三个月,是我们国家地质灾害最为高发的时期。根据以往的数据统计,每年80%的地质灾害主要在此期间发生。今年汛期以来,全国虽然总体的降雨量相比往年偏少,但是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的局地降雨量还是很大的。比方说前几天的重庆万州。而且这些降雨的区域重合度很高,连续几轮降雨下来,山体土壤含水力已经接近饱和,接下来一旦叠加新一轮的降雨,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就会很高。
需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:
一是紧盯天气预报,特别是短临的预报,及时发布预警,做好直达基层的预警叫应,重点是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叫应。
二是重点关注人员密集地区,包括施工现场、旅游景区、切坡建房等重点部位,以及交通沿线、在建工程等重点项目。除了已知的隐患点和风险区,也要关注类似的靠山靠崖临坡临坎地区。
三是做好人员转移撤离,这是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关键。考虑到地质灾害的隐蔽性、突发性和动态变化的特点,要推广基层实践中的三个紧急撤离经验,即危险隐患点强降雨的时候紧急撤离,隐患点发生异常险情的时候紧急撤离,对隐患点险情不能准确判断的时候紧急撤离。
四是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。社会公众要注意及时了解所在区域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,自觉规避地质灾害风险。另外要听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指挥和管理,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损失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(抗击新冠肺炎)山西全域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 中新网太原5月16日电 (记者 李新锁)16日上午,山西太原正式实行核酸查验的第一天。在
长三角铁路全力准备为复工复产提供运力保障。 5月16日,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获悉,针对当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态
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(记者 陈杭)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王小娥16日在发布会上表示,5月15日,北京市开展的区域核酸筛查,共采样
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题:沪大学生手写明信片感谢39名后勤人员 中新网记者 许婧 “垃圾房的管理是最苦最累的,每当我经过垃圾
中新网沈阳5月16日电 (记者 王景巍)5月16日,辽宁省首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中心(以下简称“权益保障中心”)在沈阳市皇姑区
X 关闭
X 关闭